您现在的位置是:休闲 >>正文
行紫蓬山野访淮军故里
休闲3484人已围观
简介文/图吴兰吴兰,供职于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久居城中,周遭繁华,心难淡定。偶得闲时,却少有静心去处,解甲归田,隐居田野成为众多人的心中梦想。来合肥十余载,只知繁华大道往西,直到尽头是紫蓬山,金寨路往南, ...

文/图吴兰
吴兰,行紫供职于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蓬山
久居城中,野访周遭繁华,淮军心难淡定。故里偶得闲时,行紫却少有静心去处,蓬山解甲归田,野访隐居田野成为众多人的淮军心中梦想。
来合肥十余载,故里只知繁华大道往西,行紫直到尽头是蓬山紫蓬山,金寨路往南,野访直达三河古镇,淮军两个景点都曾走马观花过,故里但尚无机会两点成串成面,在九十度的扇形里行走。
细雨蒙蒙,一个周五的下午,跟随名家名编淮军故里圩堡行的步伐,从紫蓬山起到三河古镇止,了解了不一样的淮军故里的故事。
(一)
外乡人檀丙来带着他的“泊岸乡村”来了。
距离合肥市中心30公里的肥西县严店乡车岗村一片农田中间,有一个漂亮农房,很是显眼,墙上写着“泊岸乡村艺术馆”。农房外,谷物已是颗粒归仓,田间唯有枯草随风摆动,但农房小院里,大蒜、青菜、萝卜却绿意盎然,檀丙来70多岁的父亲正在摘青菜。
一年前,已在北京定居的檀丙来来到这里,租农房田地,开始筑梦原生态田园小镇——泊岸生态艺术小镇。在檀丙来看来,“共享田园和乡村,是未来的奢侈品”。
现在他已租赁100间房屋和500亩土地,后期将再租赁一些农房用于打造既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又具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田园综合体。
闲暇之余,檀丙来和他的朋友们,写点字、画点花草……品味“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顺时而为之乐,甚是惬意。
(二)
大潜山人刘铭传终回故里长眠大潜山。
晚晴时期,李鸿章招募勇士编练军队成淮军,骁勇善战,一度成为抵御外辱的主要国防力量。淮军辉煌故事众人知晓,但这些战功赫赫、声名显耀的将领多为肥西人士,鲜有人知。例如,张树声、刘铭传、周盛波等。
刘铭传,号“大潜山人”,赴沪平吴,剿捻军,赴台抗法,屡立奇功。1885年台湾建省,首任台湾巡抚,开矿山、修铁路、办学堂、扶植工商、团结原住民,大刀阔斧推行系列改革,开创了诸多“中国第一”。
紫蓬山区最高峰大潜山北麓2公里处,刘铭传故居已修葺一新。远远望去,黑瓦白墙,壕沟环绕。穿过吊桥,跨过“大潜山房”门楼,方能走进故居内。
刘铭传撰写“解甲归田乐,清时旧垒闲”挂于大门两侧。穿过吊桥,跨过“大潜山房”门楼,走进故居内,一侧修缮完毕,一侧为遗址保护展示区。
这是一个典型的外壕内宅的“圩堡”结构。行走期间,树影婆娑,很是安静。西更楼北望,有一小岛,岛上有房,名为读书岛。据称,当年刘铭传辞官隐退后,为了让宗族子弟发奋读书,每天一早用小船将孩子们送上岛,中午送饭,直到夕阳西下才将其接回,私塾老师则轮流上岛授课。
刘铭传故居,是刘铭传1868年回乡时兴建的私家庄园,原建有房屋300余间。经过百余年变迁,虽不复昔日豪宅百余间,但几经修缮,颇为壮观,现在已成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行走山野间,看到、听到所不知道的故事,心中泛起不一样的感悟,别是一番成长。
Tags:
上一篇:征服娱乐圈之迪丽热巴
相关文章
中出社长,探索网络上的免费视频与剧情介绍
休闲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能够轻松地遍历网络内容,包括评论、演员信息、视频信息以及剧情介绍等,我们将以“中出社长”为主题,为大家带来一系列的免费观看和在线观看的资源。我们可以在各大视频网站上搜索“中出社 ...
【休闲】
阅读更多观堂镇第三届桑葚采摘节开幕,当地农民携农产品现场售卖
休闲观堂镇第三届桑葚采摘节开幕,当地农民携农产品现场售卖。 ? ...
【休闲】
阅读更多大型现代戏《花落花开》将在肥上演
休闲安徽大剧院又将上演好戏了——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由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倾力打造的二人台现代戏《花落花开》,将于5月16日-18日上演。演出票价仅10/30/50/80( ...
【休闲】
阅读更多